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鼠三型肝炎病毒诱导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程序性坏死的肝脏损伤机制

Mechanism of necroptosis of liver injury in murine hepatitis virus strain 3 (MHV-3 ) induced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model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暴发性肝炎 肝衰竭 程序性坏死 肝脏损伤

摘要:
目的:探讨鼠三型肝炎病毒(MHV-3)诱导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程序性坏死的肝脏损伤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4只,腹腔注射200μl含100 PFU MHV-3的无菌生理盐水诱导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观察记录小鼠存活状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程序性坏死关键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表达水平,测定血清转氨酶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比较坏死面积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另46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建立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只用于生存分析。结果:在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Nec-1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全部死亡,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Nec-1预处理组小鼠肝脏RIP1、RIP3表达出现明显下调,而生理盐水组小鼠肝脏RIP1表达随时间未出现明显变化。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Nec-1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均出现大片坏死,组间坏死情况未发现明显差异。Nec-1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c-1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间肝脏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程序性坏死不是导致MHV-3诱导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肝脏损伤的主要机制,针对程序性坏死的实验性治疗无法改善肝脏损伤。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