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儿童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的单中心队列研究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jection after pediatr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er cohort study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儿童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诱导治疗

摘要:
目的:总结单中心儿童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情况和对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的影响及A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2014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20日行儿童肾移植155例的临床资料,排除12例术后1周内发生移植肾血栓受者后,最终纳入143例。根据是否发生AR分为AR组(29例)和无AR组(114例),比较两组供受者的基本资料和移植肾/受者存活率,采用逻辑回归分析AR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3例儿童肾移植中,130例(90.9%)来自尸体供肾,其中儿童供肾120例(83.9%)。27例(18.9%)为婴幼儿受者(年龄<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3.0(14.0,58.6)个月,29例(20.3%)出现34次AR。AR组的再次移植、儿童供肾和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human thymocyte globulin,rATG)诱导比率分别为27.6%(8/29)、96.5%(28/29)和79.3%(23/29),均显著高于无AR组的7.9%(9/114)、80.7%(92/114)和36.0%(41/1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7, P=0.046, 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巴利昔单抗诱导比rATG诱导显著降低AR风险(比值比为0.13,95% CI:0.04~0.43, P<0.001)。AR事件发生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3个月,23次(67.6%)为穿刺活检证实。抗AR治疗后52.9%(18/34)获得治愈,38.3%(13/34)移植肾功能好转,8.8%(3/34)因AR不可逆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AR组1年、3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75.3%和68.4%,显著低于无AR组的95.2%和90.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两组间受者的1年、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儿童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较高且对移植肾存活有一定影响,巴利昔单抗诱导可有效降低AR风险。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