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子宫
病理学特征
治疗
预后
摘要:
<正>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起源于横纹肌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在成人中较少见[1-2]。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较常见,多发于头颈部,其次是泌尿生殖道。在女性生殖道中,ERMS通常会累及婴儿的阴道或膀胱以及育龄妇女的子宫[3]。目前,子宫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在国内外仅有少量案例报告,对于其疾病特征我们还知之甚少,对其管理方案也缺乏共识。本文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子宫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70410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庞小双,项涛,熊丹妮,等.子宫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3,39(02):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