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25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现状

Status of fungal sepsis among preterm infants in 25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tertiary hospitals in China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南京 210004 [3]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西安 200001 [4]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武汉 430064 [5]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苏州 215008 [6]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太原 030006 [7]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福州 350005 [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深圳 518047 [9]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青岛 266011 [10]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贵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贵阳 550002 [11]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兰州 730050 [12]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204 [1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温州 325088 [1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合肥 230022 [15]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南昌 330006 [16]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乌鲁木齐 830054 [17]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南宁 530002 [1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南京 210008 [1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武汉 430014 [20]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石家庄 050031 [21]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无锡 214002 [22]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济南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济南 250022 [2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郑州 450018 [2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北京 100045 [25]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新生儿科,长沙 410013
出处:
ISSN: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真菌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25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为探讨真菌败血症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生后7 d内收入中国25家三级医院NICU的24 731例早产儿的真菌败血症发生现况。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真菌败血症分为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分析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原。使用χ 2检验比较不同出生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和不同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预后。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144例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和288例无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生真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24 731例早产儿中166例(0.7%)发生真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出生胎龄为(29.7±2.0)周,出生体重为(1 300±293)g,其中87.3%(145/166)为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越高(均 P<0.001)。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0%(117/11 438)和2.0%(28/1 401),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分别为1.3%(103/8 060)和1.7%(21/1 211)。3家NICU无真菌败血症发生,其余22家NICU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范围为0.7%(10/1 397)~2.9%(2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166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150例(90.4%),其中白色念珠菌有59例、非白念珠菌有91例,非白念珠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41例)为主。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整 OR=1.52,95% CI 1.04~2.22, P=0.030)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调整 OR=2.55,95% CI 1.12~5.80, P=0.025)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调整 OR=2.50,95% CI 1.50~4.17, P<0.001)、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调整 OR=1.05,95% CI 1.03~1.08, P<0.001)和长时间使用全肠外营养(TPN)(调整 OR=1.04,95% CI 1.02~1.06, P<0.001)均是发生真菌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中国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时间使用TPN可增加早产儿发生真菌败血症的风险。后续需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NICU真菌败血症发生率。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