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Efficacy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 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治疗结果 晚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筛选28例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TN-DBS治疗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回顾性评估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及药物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分析术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部分(UPDRS-Ⅲ)总分及其分类评分、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年LEDD[ M( Q1, Q3)]为393.8(250.0,500.0)mg,与术前的812.5(750.0,1 168.9)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药物引发的剂末效应、异动症、开关现象的发生率均降低(均 P<0.05)。术后1个月、1年的UPDRS-Ⅲ总分为15.0(9.3,18.0)分、26.0(21.3,28.0)分,与术前的37.0(35.0,43.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UPDRS-Ⅲ分类评分中,术后1个月、1年,静止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四肢动作、行动迟缓、姿势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而强直、言语表情及步态评分,仅术后1个月较术前改善明显(均 P<0.001),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吞咽困难评分呈恶化趋势( P=0.006)。术后1年部分非运动症状改善(均 P<0.05)。 结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STN-DBS后短期运动症状改善明显,术后1年随访部分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效果有限;STN-DBS可降低药物相关并发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