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 430030
神经内科
神经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动脉闭塞性疾病
侧支循环
无复流现象
摘要: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即使及时开通闭塞血管, 仍有接近半数的患者后期功能恢复不佳, 这一现象被称为"无效再通"。无效再通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可能包括组织无复流、早期动脉再闭塞、侧支循环不良、出血转化、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以及低灌注体积较大等。针对这些机制的靶向治疗策略已经在基础研究中进行尝试, 但其向临床的转化仍有待探索。文中针对无效再通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靶向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重点关注无复流现象的机制和靶向治疗策略, 以加深对这一现象的全面认识, 为改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提供新的转化研究思路和潜在干预靶点。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743, 8207138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邓刚,秦川,田代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潜在治疗策略[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12):142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