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 武汉 430000
外科学系
胆胰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分型
诊断
手术
随访策略
摘要: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一种由产生黏蛋白的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赘生性上皮细胞增殖形成的呈乳头状生长并伴有主胰管或分支胰管扩张的胰腺囊性肿瘤。该病于1982年由Ohashi等[1]以"胰腺产黏液癌"的名称首次报道。1996年WHO将产黏液的胰腺肿瘤分为两大类,并于2000年WHO修订版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正式命名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和黏液性囊性肿瘤[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 武汉 430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晓锐,郭通,张志威,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诊治与随访策略[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2,11(5):44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