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完全恢复的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complet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oculomotor nerve palsy caused by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后交通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夹闭

摘要:
目的 分析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中青年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年龄18~60岁,根据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完全恢复组(63例)和非完全恢复组(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动眼神经麻痹类型(OR:0.144,95%CI:0.030~0.688,P=0.015)、治疗方式(OR:7.622,95%CI:1.823~31.870,P=0.005)和治疗前动眼神经麻痹持续时间(OR:0.848,95%CI:0.783~0.919,P=0.000)是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中青年患者中,开颅夹闭比介入栓塞更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完全恢复。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的类型也与神经功能的完全恢复相关,而完全恢复的最佳预测因素是治疗前症状的持续时间。[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5):13-17]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